第二十章 加码(二)-《帝国再起》


    第(3/3)页

    说到底,军中有皮鞭管束是一回事儿,没了强权压制就没有了束缚。而像他们这样当初去过潮州的,单单说在香港岛的那段时日里,领取吃食都是要排队的,想卡个儿,那都是会被明军拉出去暴打一顿的,哪个敢随便造次。前些天,那些百姓返回广州,从头到尾都是秩序井然,哪有现在这等状况。

    “回了你们各自的坊巷,本官只会告诉尔等到哪里去领取粥食。再有敢随便跑出去的,小心皮紧!”

    ………………

    广州城,城内的人口日复一日的增多着。距离恢复到屠城前的七十余万的规模,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这其中的大半早已化作了东门外共冢的骨骸。但是,幸存下来的人们,却在不断的回到这片故土,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竹筒营那边,还是留给那些达官指挥使。现阶段,一切以稳定为主,有什么事情等咱们彻底控制了广州城再说。”

    这边吩咐着事情,陈凯继续向城外的大营走去。陈奇策归还了那一万余广州百姓的事情很快就在那些肇庆府的明军、义军之中传开了。

    根据坊间传闻,说是陈奇策当年与陈凯有约定,等到收复了广州城就将那些广州百姓进行归还,好让他们能够重归故土。这样的说法,闻着多还是信的,因为很多人都知道陈奇策早年是番禺县的小吏出身,本乡本土,做事情总会留些余地,以免日后被乡里乡亲的戳着脊梁骨骂。

    但是,除了归还以外,其中还提到了陈凯以人头儿为单位给予了陈奇策一笔数量不匪的补贴。据说,这些补贴是粮食。而现在,粤西经过了一年的战乱,去年夏秋的粮食生产基本上是废了,秋税自然也没了指望,等到了今年,广州收复了,可是粤西地面儿上却少不了要闹上一阵子粮荒。这就像是当年鲁监国朝大闹福建,清军在转年发力镇压,但是粮荒却是不可避免的,连累出了历史上的那处同安血流沟。广东比之福建,这是一个产粮的省份,总还要好上许多,但是短期的饥饿现象却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样的现象,于他们这里是如此,可是对于陈凯控制的那些府县却是截然不同——潮州、琼州都是经营多年的所在,去岁也没有遭兵灾。而惠州府和广州府东部的那几个县,明清两军交战的烈度也很低,大规模的战事都是在广州西部的新会县爆发的,至于东莞什么的,连香木生产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更别说是粮食了。

    早前,这些将帅们不是没有想过向陈凯寻求些援助什么的。但是,一方面碍于粤西文官集团与陈凯之间的龌龊,另一方面陈凯近来也在大谈福建粮荒的事情,摆明了是不打算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不过这一次了,他们的军中,或多或少的也有着些那一战后流落异乡的广州百姓,却是个大好的机会。

    “补贴可以,但是一个人一石粮食是不可能的。不信各位可以去问问陈凌海,本官给陈凌海的补贴是每个广州百姓二十斤粮食。各位这般要价,本官同意了,日后也要贴补陈凌海一份。说白了,本官的粮食也不是变出来的,潮州、琼州这几年的仓储都已经倒腾光了……”

    陈凯洋洋洒洒的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一句话,一个人,二十斤粮食,这是一口价,绝对不回的。但是,不像陈奇策手里有一万多的广州百姓,这些明军手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最多的也就是王兴,手里有个两三千人,已经是极大的数字了。而其他人,多的三四百,少的更是只有十来个,根本分不到什么东西来。

    “陈抚军,养了那些百姓四年,一年的花费是多少,咱得凭良心说话啊。”

    “就是,吃喝拉撒,不都是钱吗?平日里,咱们是王师,关照个落难百姓也是义不容辞的,但是现在不是粮荒吗,全广东都知道现在就您手里有足够的粮食,难不成就看着咱们饿死不成?”

    这边叽叽喳喳的发泄着不满,其中也不乏有人在暗骂陈奇策没有漫天要价,使得他们在谈判中落得如此的下风。奈何,他们大多也知道,陈奇策这些年是领了陈凯的水师协守补贴过日子的,就算是没有二人的交情,也是吃人手短的典型,哪里还会要太多的补贴来着。

    一众明军将帅还在鼓噪着,陈凯那边却已经没有耐心了,直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向那些明军将帅厉声喝道:“一个人二十斤粮食,就这个数儿,一口价不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