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还有人不死心-《大明圣皇》


    第(1/3)页

    “听说,最近首辅收了个学生?”朱由检背着手,在宫后苑中散步,旁边是陪同着的曹化淳。

    作为司礼监掌印,中外消息都会汇聚到他这里,以备皇帝查询。当然,这些消息都是些常见的,并不很要紧,真正要紧的消息,东厂和锦衣卫会直接汇报过来。

    “是的。”曹化淳恭敬的回答道。从才情上来说,他和刘若愚是不相上下的,文化水平都非常高,各方面都理的很顺,是个很好的文秘人才,因此现在有事情朱由检都喜欢询问他。

    “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朕看帝国日报都报道了,说是献了书才得首辅青睐?”朱由检疑惑的问道。

    作为一个皇帝,最重要的就是消息灵通,在日常处理政务之余,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聆听各方的消息,东厂、锦衣卫、司礼监、内阁、都察院,都是非常重要的渠道。

    “根据东厂汇报,这是徐阁老的一个策略,为了推广西学和自己的思想。”曹化淳将事情的经过和来龙去脉都讲解了下。

    听完后,朱由检有些沉默,这件事,徐光启并没有对他奏报,而是自己去做了。或许是觉得没必要,也或许是想要有所成的时候报上来。

    “这件事.......”朱由检有些犹豫的想到,对于徐光启的行动,他是支持的,但是对方没有奏报,让他有些膈应。

    “保持关注即可,对了,翻译编篡的书籍,记得给朕过目。”最终,朱由检还是决定保持旁观的态度。

    他自己本身没有太多的哲学修养,太负责的形而上学也不是他的长处,他知道要改造大明百姓的思想,而已知道理学和八股的危害,也希望改变这些,只是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而已。

    既然徐光启主动担起这个责任,自己只需要看着,然后在支持即可。毕竟,任何一种思想,没有他的支持,是不可能传播开来的。

    何况,再糟糕的话,还能比原来的历史结局要糟糕?

    “关于教育和学校发面,按照正常的计划去做,现在已经可以将消息放出去了,今年的秀才试,让各地县衙和府衙,在贴经默义上面,多一些西学....不,诸子百家的内容,尤其是墨子上的,必须要有,明年再出西学的方面的考题。”朱由检缓缓说道。

    这是一个信号,配合徐光启的一些举措,为乾圣七年的大考做铺垫。乾圣七年学院不可能普及,但是考试内容一定要变,等到了乾圣十年,差不多第一批小学就都毕业了,介时即可所有的事情全面铺开。

    一旦有了几百万的小学生,这种力量,朱由检几乎不敢相信,或许南北美无法纳入国土,但南洋和澳大利亚,绝对会成为大明的内湖和领地。

    “老臣明白。”曹化淳点头,然后示意跟在身后的秉笔将意见记录下来。

    随后,曹化淳又再次上报一些消息,都是随意说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有给不田亩和田税的施展进度,也有工商管理的进度,还有海军的建设进度,各地港口,军舰,对外贸易等等。

    “对外贸易这一块详细说说。”朱由检忽然打断道。

    “是。”曹化淳停顿了下,仔细想了想,整理了下脑海中的资料,然后接着道,“开放的几个港口,都有西洋人前来贸易,而且很繁华,他们运送来各种香料以及粮食,或者直接大船的金银运送过来,而后在带走丝绸、瓷器、生丝身子大宗棉布等。”

    “而大明的商人,有的直接出海贸易,有的则是直接在港口区直接贩卖给西洋人,三个港口都形成了类似集贸市场的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天南海北的商人都在此处设有店铺。”
    第(1/3)页